閭山小法調營  

多年前,一位晚輩蒞壇參訪,這位晚輩曾經看過我多次主持重大法事,或許慕名已久,或許對我個人行事作風的信任;某一年,該村里的庄頭大廟邀聘我前往「開館傳法」, 經過了冗長的籌備,廟方首事經過會議開館日期都已決定,因為師門的種種因素牽絆,在前一日我臨時決定禮讓退出這一次開館傳法擔任「館先生」職務,由在地的同門師兄弟去擔任老師。

俗話說:同館(款)無同師傅!結果就差很多?廟方大老認為「開館傳法」只要有人傳下去就好,誰來傳授不是都一樣?經過四個月初階小法學程結束,這位晚輩帶領幾位同期的同學蒞壇參訪,進門開口稱「師叔」我不允應,我因有我的「堅持」所以才沒前往授課。

晚輩蒞壇當然得讓我的徒兒們與其切磋兩招,「欠身‧燒香捻草、開營門」閭山法的基本功,內行的看門道、外行者看熱鬧;這晚輩發現他們所學,與我所教出來的「楣角」好像不同?問我:你們的參禮、調營方式好像都彎著腰?我,也不予解釋,畢竟僅是交流(學習是一種態度,傳承是一種責任;說破,你們也會認為原本就懂)。2012/6/19

中國道教雜誌社社長、閭山_法清宗壇道法卜卦擇日舘 舘主(著作權所有‧引用需經同意並註明出處)

※附錄-古代禮儀

「欠身致敬」身體的全部或上部向稍微前傾,以表達敬意。

「拱手」雙手掐指或抱拳置在胸口向人問候。(如拜年時或是選舉看板上看到候選人的握拳懇託)

「作揖」是拱手的進一層,短揖是握拳伸向前,眼還是能夠直視對方。

「長揖」是頭放在兩臂之間,拳頭伸向前,手臂伸長。

「欠身」是30度鞠躬。「鞠躬」是60-90度彎腰。

「頓首」,點頭打招呼,用在平輩,「稽首」重點是「稽」這個字,點頭之後,停留時間久,這是對皇帝的禮節,不敢平視看。

「稽顙」是額頭點地,停留很久,這是喪事時使用的禮儀。

這些都是自古代沿傳迄今,或是現代沿用的禮儀,名詞界定清楚,動作考據力求正確,相信可以幫助許多後學了解相關問題。

‧閭山_法清宗壇道法卜卦擇日館.館主 蘇老師 2012.6.19

詳細介紹請進入以下---本壇網站---

閭山法清宗壇道法卜卦擇日舘 官網

 中國道教雜誌社 官網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法清宗壇 師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