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‧可道,非常道。又有新進弟子即將拜師入道,準備一切奏章疏牒,每次新收一名弟子內心既是喜又是憂?非我好為人師,是繼起先輩傳承的使命。

古德云:「同行、不如同命。」許多命中注定的世事,引牧後學皈依正道本是天經地義;然而,每個人的「道運」不同,入道後是否都能禁得起重重考驗?堅貞‧始終如一。

業精於勤、荒於嬉;孔夫子:教不嚴,師之惰。嚴格約束要求又有伯樂治馬、馬死過半遺珠之憾!數十年來這番彈性鬆緊拿捏真的令人煞費苦心。

道家思想之兩大巨擘:老子與莊子,老子《道德經》五千言,凝鏈蘊藉,啟人深思,被尊為我國古代之哲學詩。莊子留有《莊子》一書,其書共有三十三篇,汪洋恣肆,導人狂想,而其思想淵源又可歸本於老子之言,莊子亦被認為是老子最重要的繼承人,集道家之大成。

莊子於《馬蹄》篇中,曾以治馬比喻治人曰:「馬,蹄可以踐霜雪,毛可以禦風寒,齕草飲水,翹足而陸,此馬之真性也。雖有義臺路寢,無所用之。

及至伯樂,曰:「我善治馬。」燒之,剔之,刻之,雒之,連之以羈馽,編之以皁棧,馬之死者十二三矣;饑之,渴之,馳之,驟之,整之,齊之,前有橛飾之患,而後有鞭筴之威,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。……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。」

俗話常說:「千里馬淂遇伯樂」,唐代文學家韓愈感嘆道:「世有伯樂,然後有千里馬。」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。 無論是千里馬之於伯樂,還是伯樂之於千里馬,都是慧眼識英雄。

然而,伯樂善於管理馬,卻因他有心管理,而造成馬的損失。因為他的管理使馬喪失本性,所以死了一半以上的馬匹。但是,不經一番冶治,問題還是回歸最初「野馬」無用。故雖有名馬,只辱於奴隸人之手,駢死於槽櫪之間,不以千里稱也。20120607 

法清宗壇擇日舘 舘主 蘇老師 

詳細介紹請進入以下---本壇網站---

閭山法清宗壇道法卜卦擇日舘 官網

 中國道教雜誌社 官網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法清宗壇 師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