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9-2.jpg  

<傳習手札>道德良心   

 

宗教是良心事業,不適用商場上的買賣制度與交易法則來經營,雖然我以道業為維生,但顧客與我沒有討價還價空間,更不找零,憑著道德良心,掙的都是福主們雙手奉上的歡喜錢。

 

日前有三位師侄一同蒞館拜訪,茶敘中談到他們村子裡公廟的永續經營。四十年前他們村子還沒有大廟,只是幾尊供奉在私人茅草屋中的神明,大約三十多年前神明顯靈抓新乩童,由故  先 師陳品 先生前往主持觀乩與坐禁,出禁後三名乩童與三位伴駕小法就如同加足馬力一般,為各界善男信女解決各種疑難雜症,短短的十多年香火日益鼎盛,茅草屋已經不敷絡繹而來的香客,眾人倡議集資興建廟宇,大廟興建完成也是禮聘先師前往主持入火安座儀式。

 

當年在「禁關」中三位伴駕小法(當地又稱「五方」),畢竟學法有年,除了配合神明辦事的一些簡單小法事外,亟欲初試啼聲;然而再聘老師前去傳度所費不貲,於是自行舉辦了另一場觀乩與坐禁,鉅料『師傅、師仔差三年?』竅門與火候沒有經人點破,不管你已服務了多少年,徒弟畢竟還是徒弟,該次坐禁不幸「倒禁」且差一點出人命!庄頭大事關係著整個村子的運勢興衰,後來村中大老們相議隔年聘請鄰近的一名法師再主持另一場「禁關」,也因此埋下後來法脈與地方派系的種種變數的導因。先師在世時對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,並多次義務參與該廟的年度進香盛事,有意再次整合起那凌亂的人心,一直到他過逝之前,這個心願一直未能完成。

 

前些年,我與村中大老們提及乩童、小法傳承事宜,畢竟這批乩童與小法,老的已老,都七八十歲而日漸凋零,再無年輕一點的新人頂替上來,將來會產生斷層,沒想到事情進行得相當順利,包括人員招募、儀式過程、法事禮金都談妥了,就在預訂開館傳授日的前三天產生了變化?這個變化不是外來因素,而是咱自己師門中有人作梗。基於法的傳承我堅持該有的立場,不能誤己誤人!我以我還年輕,將來開館傳徒的機會多得是,婉言的辭去參與這次開館傳授的職務。

 

傳承是一棒接一棒的接力賽,不僅是法的傳承,更是心的淬煉!

 

既然師門中有人年逾七旬,當了一輩子小法,深恐無徒而有憾?君子揖讓也是應該的,這次開館總共收了六名徒兒,裡子、面子都具足了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、選賢與能,我非賢非能,但畢竟坐館傳習也不是一天兩天,取所當取,不取非分。爭愈不爭,不爭是爭。雖然開館傳度我沒參予,誨譽無憑由它去,我的堅持傳承得照「倫理」,這與年齡無關!為了不失自己立場,但看師門苗裔昌茂不也該高高興興!

距離上次開館傳授將近一年,課程也早已謝館結束,三位師侄的來意是聘請我能夠再去傳度,師侄們自認為學得不上不下,情何以堪!我很為難、也很無奈?!我請他們回去與村中大老們協調,我當初的堅持依然不變,要教還是得在公廟正式開館教,至於師門內的事,等他們協調好我自然會解決。

 

戲有開演的熱鬧豋場,也有謝幕的安可掌聲法的傳承有開館、安館的全體動員,也有謝館的基本技能驗收檢定。

該村子是目前沿海地區的一個大村莊,分為四個「角頭」,每個角頭有自己所屬的一個「角頭公廟」,每一個角頭公廟有自己所屬的乩童、小法,該公廟是四個角頭中最大的一間。開館傳授新科小法場面極為隆重,辦桌宴客勢所難免。之後哪一個公廟要進香或重大的祭典活動,各個「角頭」乩童、小法都會出來「黑演」(相互支援),也因這個文化,讓這項傳統得以延續,輸人不輸陣的面子問題和心理作用,暗地較勁下,站得上檯面來的各個乩童、小法都是「棉棉角角」,一點也不馬虎。

 

當年備課時,曾經隨手翻《孟子‧離婁》上讀到一句讓我寒顫內省的句子,「人之患,在好為人師」。當時深自惕勵,現在回想起來,雖然還有待改進之處,但我相信在傳承的過程中,我的堅持態度,就是讓我至今對道仍充滿鼓鼓熱情的原因之一。

去者已矣、來日可追,今日的所作所為也將是明日的歷史

 

我也曾初為人師,那是先師在世,十五年前的事了。當時先師告誡我:傳承是一種責任!因此我沒有的特別的喜悅,是抱持著敬謹與戒慎的心開始授徒。師者,人之模範也,進德修業,學法習道、師與徒不僅技藝的傳承,在日常生活瑣事與相處的過程當中,那種如父如子,亦師亦友、互敬互信、緊密相依,相依為命,甚至可以生死相托的「感動」,筆墨難以描繪及形容於萬一。雖云:師父領進門、修行看個人,但是傳承不僅是法的傳授,更是心的淬煉!為師者除了傳法傳藝之外,每個徒兒因家庭環境、職業背景、經濟因素、道德觀念及社會歷練都不同,如何將一連串的點,連成一個圓,進而「束心」就是一門大學問。

 

關於「法」雖屬無形層面,但卻有有形的規格與定制,道法科儀是沿用前人傳下的經咒唱唸、節拍、音韻,步罡踏斗(腳步手路),舉手投足都是規距,若無規距就難以成方圓,不合規距與定制,叫做「離經」。一但離經便會失道,倘若私心自用,大道便愈難行。記得,有一次承接一場三天法會,行前的科儀演練,因步罡踏斗的小細節老師糾正我,當時我直快的回說:某某人等,大家不是都這樣?先師他當場訓斥,法事科儀都有一個標準,別人學得怎樣那是別人家的事,你學了還得教人,就得按前人的標準步伐與角度來走。這麼多年來,內心由衷地感謝先師他當時給我的這個「標準」,聽其言、觀其行,如陶在範、泥在鈞,形酬響答「模」精密度失準,「範」不壓實、緊密,鑄造出來的器皿就難登大雅之堂。

 

先師辭世由我承繼師門,咱師門沒有所謂的掌門人稱號,所學是閭山正法,也沒有破門自立或自封宗師。宗壇立極,道統心傳,印心而繼志,固守宗風並不代表故步自封!站在歷史角度,我有我自己的高度,古語說:虎死留皮、人死留名,師門傳承的這些歷代先輩的名號與德行,亙古流傳在吾等後學心中;行時行在師爺腳跡裡,坐時坐在祖師掌中心,技藝承自先輩手中,得交付到後輩手裡,一棒接一棒,一直的傳接下去!當某人行道的腳步錯了,或許知錯、不知錯?還是將錯就錯?關於傳承不是拿著符咒簿子唸一唸,腳步走一走?師出有名與無名之師的差別在,所握的是不是大會的接力棒?如果是自己找來的竹棍棒,下一位接者力該接、不該接?去者已矣、來者可追,今日的所作所為也將是明日的歷史,後進賢者的心中是褒是貶,後世自有公評。

 

閭山_法清宗壇道法卜卦擇日舘  舘主 蘇老師 (著作權所有‧引用需經同意並註明出處 2009/7/21 )  

 

詳細介紹請進入以下---本壇網站---

閭山法清宗壇道法卜卦擇日舘 官網

 中國道教雜誌社 官網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法清宗壇 師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